查看原文
其他

【回眸】昝龙亮:我和村镇规划建设的不解之缘

庚子年四月初二 乡村规划与建设
2024-08-30

全文字数 | 6415

阅读时间 | 20 分钟


小贴士


我们,依旧是那支致力于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团队,为了和小伙伴们一起呼唤对乡村的关注,2020年,我们邀请长期关注乡村的朋友,带领大家一起深入乡村、了解乡村、熟悉乡村、传播乡村!

这一期,来自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巡视员昝龙亮先生的随笔,道出了他和村镇规划建设结下的不解之缘……



作者:昝龙亮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原巡视员

1

后昝家村是我的老家,从1951年出生到1974年上大学,我在老家生活了23年。


明末清初,一昝姓族人从河北枣强迁入此地,根据村庄坐落在前昝村以北,所以取名后昝家村。


后昝家村位于鲁北平原的商河县玉皇庙镇,先祖们为了防洪灾,就地取土抬高村庄地基,村庄四周就形成了很多坑塘,我们老家称之为“湾”。


1962-1964年,村里遭受洪涝灾害,当时男女老少只要出村必须凫水才能出去(小编注:凫水,fú shuǐ,通常指在水上漂浮游动,此处即游泳出去),但村庄内没有被淹,充分表明了先祖的智慧。

后昝家村区位

后昝家村

2

村南有个湾,紧靠村的湾叫前老湾,东西长度比村庄还长很多,南北长度最宽处达200多米。村西有3个湾,村东有2个湾,村北还有1个湾。


雨洪之前,湾里鱼类较多,有鲢鱼、鲫鱼、黑鱼、鲤鱼、嘎鱼、泥鳅、鳝鱼等。那几次雨洪灾后,湾里的鱼种增加了不少,印象最深的鱼叫黄界,鱼特别大。


每到夏天,人们就到湾里去捕鱼,那时我们村只有一家有渔网,叫悬网,用悬网去捕鱼叫打鱼,然而最多的还是直接下水摸(逮)鱼,或用鱼叉叉鱼。


我们村前老湾鱼最多,有时吸引周边村的村民来我们村拿大拉网来捕鱼。这大拉网非常厉害,从湾东头下网,南北两侧各有数人拉着拉网向西拉,拉网长度大于湾的宽度,一网上来网出好多鱼,家家都能分到一些。湾中的鱼儿成群成片的乱蹦乱跳,有的跳出水面很高,村民则在湾边围观,场面甚是壮观。


到冬天结冰的时候,我们到小水塘中,特别是结冰到塘底的,把冰砸开,也能捡到若干条鱼。


大湾捕鱼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那时农村自然环境好,记得我们村子东西两头各有一口吃水井,家家从井里用水桶挑水回家,倒入家中水缸中存放,供村民饮用。


那时不管是井中的水还是家中水缸中的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记得那时候渴了就是直接喝水缸中的水。夏天家中如果吃凉面,就到水井中打新鲜的水,把煮熟的面条放入刚打的水中即可。

后昝家村前老湾

3

1980年以前,我们村80余户300余人,那时,村民都是种地为生,几乎没有出去打工的,也没有务工经商的。


全村的房屋没有一个砖瓦房,都是土房。墙体大都是土坯墙,少量的叉泥墙或夯土墙,勒脚和基础一般都是粘土砖,勒脚部分一般是7皮砖、9皮砖、11皮砖,屋顶部分梁檩上边先后是苇箔、高粱秸、麦秸、土、麦秸草泥,都是平顶。


1980年代开始,农民富裕了,村内逐渐把住房改建为砖瓦房。到2017年,村内一位80多岁的二嫂还独自住在唯一一座土坯房中,当年政府出资给她盖了砖瓦房,至此,村里土房也就基本没有了,全村都是砖瓦房了。

后昝家农宅

从2000年左右开始,由于工业化的进程,乡镇企业发展,村民们能干活的几乎都出去打工了。


我的一位同龄发小,70岁了仍然在打工;村中的一位三哥本是一位退休教师,已经75岁了,两口子仍然在镇上干环卫工;也有部分村民务工经商,也有养牛、猪、鱼专业户鱼。


村内的交通条件也都改善了,村内的土路,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都变成混凝土路了。


村内过去的露天排雨水沟也变成了埋在地下的下水道,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的旱厕都改成了卫生厕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不但打工,有的还成了小业主,有好多人家都买了小汽车......我的父老乡亲都富了。

后昝老宅北望

后昝家村南街西望

4

1978年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山东城乡规划设计院,从事城市规划设计,1983年在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建村镇室,我成为第一任负责人。1984年我到山东城建学校任党委书记同时教学,1993年我到山东省建设厅任城市规划处任处长,2000年后分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房地产、城镇化等工作,和村镇规划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在山东城建学校任党委书记时,我同时承担城市规划、村镇建设专业的部分教学任务。


我作为山东省课题组负责人参加完成了建设部1984年下达的《南北方农业区村镇发展的特点规律技术经济政策和规划建设试点的研究》科研任务,提交的《当前我国村镇发展的趋势和对策》成果获建设部1988年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该科研任务由建设部下达并主持,由浙江、四川、河南、山东、吉林五省组成南北方课题研究组,根据每人在研究中所承担责任大小、完成工作量大小及在研究中所起作用确定了五名主要研究人员,我是五省五名主要研究人员之一。


在该项研究中,我作为山东课题组研究负责人,完成提交的《山东省烟台市农业区村镇发展的特点规律技术经济政策和规划建设试点的研究》成果,作为本省的一项科研项目于1987年8月经山东省建委组织鉴定通过。


鉴定意见指出:“该项研究报告内容和资料丰富、系统、全面,较确切地分析了村镇建设发展的特点规律,提出了村镇建设的战略构想和技术经济政策,对领导机关的决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研究中由点到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把村镇规划工作纳入科学轨道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对在‘七五’期间加深加细村镇规划工作起到了指导和示范的作用。该研究在省内同类学科研究领域中具领先地位。”该成果获1978-1989年省城乡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次评奖一等奖空缺,我们的成果为该奖第一名)


作为该科研内容主持完成的栖霞县桃村镇规划,获1988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这也是当时全省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省奖的村镇规划项目。


1985年,村镇建设专业在我国伴随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而兴起。但是有的省上去这个专业后又下马,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当时我看到了村镇建设专业的发展前景,就和校长全慧岭同志商量决定,根据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人才的培养具有广阔的前景,庞大的市场需求,城建学校要陆续新上一些专业(当时学校只有城市规划、园林、工民建、给排水四个专业,在校生只有500余人)。山东有2000多个乡镇,每个乡镇分配一个学生,也需2000个学生,先上村镇建设专业。由于我们积极争取,1986年设置村镇规划(建设)专业,为山东的村镇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1994年后村镇规划和城市规划合并改为城乡规划专业),城建学校的毕业生在山东县、乡镇一级成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来源。


从这个时期开始,村镇规划建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并一直高度关注,多年来一直坚持村镇规划建设调研。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应对。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始兴起,2012年到2013年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当时我对此忧心忡忡,这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的国情吗?符合时下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吗(直接就是误导啊)?我连续写了两篇小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愚见》和《对新型农村建设的理解》,尽力去摇旗呐喊。

(小编注:本文后附作者修订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多次制定出台文件制定政策措施,召开会议部署城镇化工作,在全国各省区一直走在前列,使得我省城镇化健康有序的进行。


2000年中共山东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专门研究部署城市化工作,并把城市化作为全省发展的战略之一。


 2001年山东省政府召开城市化工作会议,主题是推进城市化,路子怎么走,资金从何来。


2009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镇工作会议并出台文件,主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2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并出台文件,主题是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城镇承载能力为重点,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城镇发展规律、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013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发【2013】4号印发《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有关任务分工的通知》指出“加快构筑以城市群为为主体,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的五级新型城镇体系。加快新型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到2020年,建成10000个左右功能齐全、特色明显、环境良好、生态宜居、管理健全的新型农村社区。”


2013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关于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规定了农村新型社区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从事二、三产业人员达到从业人员总数的70%以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达到相应的建设标准,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到60%以上,经县(市、区)人民政府认定、设区市民政和统计部门核准,纳入城镇化管理。这种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建设标准是按照建制镇的路子来制定的,在全国各省区是第一个出台类似文件的,这些政策措施防止了新型农村社区遍地开花式的激进规划建设。


2014年山东编制了《山东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在省委要决策时,我向当时省委分管领导汇报了有关情况并提出千万千万要慎之又慎,避免山东出大洋相。后来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目标进行了很大调整,数量上进行了很大缩减。我并不认为我的能力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能起到作用,但为尽到一个知识分子良知的职责而欣慰。


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四十余年一直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又接触太多,一生和村镇规划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0年3月12日 于济南

章丘三德范村

临沂汤头滑店子村

临沂汤头镇大集

临沂沂南竹泉村

枣庄山亭翼云石头部落

枣庄山亭翼云石头部落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据报导2011年全国二十几个省相继开展大规模新农村建设 。有的拆平房建楼房(多层),进行土地复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供应。尽管中央和省级政府反复强调不要强制拆农房强迫农民住多层楼房,但在农村地区拆掉平房集中建多层楼房的现象屡有发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很多地方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我国严格保护耕地,发展是第一要务,城市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受到土地供给的极大制约,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乡村用地减少挂钩政策,城市建设向乡村要土地就成为一些地方的做法。


上级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要求,改善村容村貌和政绩观形成了客观条件。


从广大农村地区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来看,在农业地区的村庄拆除平房集中建多层楼房,不适应农民生产生活的要求。


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村庄适宜(或可考虑)建多层楼房应符合下列条件:

农民从事产业以二、三产业为主;

一产部分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经营达到相当水平;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社会化服务达到相当水平;

基础设施要配套(上水、下水、污水处理、供气、供热、供电等)特别是供气、供热(北方采暖地区)和污水处理;

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要相适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长期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民与市民生活水平相当,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六大以后,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是在扩大而不是缩小。真正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提高农民生产率,增加投入,增强公共服务,扩大保障供给,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特点,方便农村生产生活。城中村,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村,可以逐步改造建设多层住宅,以农业为主的村庄不应建多层住宅,以建低层住宅为宜。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几年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它直接影响到乡村规划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正确导向。


社区的概念是德国社会学家于1887年提出来的,后来相继美国、英国等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这个概念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上世纪30年代以费孝通为首的年青学者翻译到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社区在我国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


过去,若干年来,我国讲社区,一般指城市社区较多,将城市居民委员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并称之谓社区。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第一次在中央的文件中使用农村社区概念,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推进城镇化战略、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署。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并逐步展开,又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由于国家严格保护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用地减少相挂钩,对乡村建设用地的索取,又产生了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进一步强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范畴,这是不容置疑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试行)》规定,新型农村社区“指在农村区域按县(市)、乡(镇)域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这个意义是比较准确和全面的。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建议将农村社区的概念界定为“农村地域一定规模人群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讲,按照目前建制,仍然是乡村居民点。其规划建设要体现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即要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服务均等化,又要反映农村的特点,适应农民生产生活和发展需求,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国内很有影响力的专家提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怎么走?必须走老城区加新城区加新社区的路子,新社区是什么?就是今天的新农村。新农村的房子已经盖好,很多东西都在修建,最后会成为新社区,公共服务到位了,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用社区管理方法来管理这些新社区,就是中国城镇化的一部分。中国要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什么意思?是指农民不仅要进入老城区、新社区,还在新社区,这是城镇化的一部分(凤凰大学问第075期,上海证券报、北京晚报、人民政协报等新闻媒体也报道了相关内容)


我认为,把新型农村社区,等同于城市社区或和城镇的标准对等是不合适的,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把新型农村社区都作为城市社区来定位并进行规划建设,那将是极大的误导,会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上歧途。


当然,在社区规划建设中还有一个重要类型是城市社区,那是另外一码事,其建设的内涵、目标比较明确,应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区别开来。


近十几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多次制定出台文件制定政策措施,召开会议部署城镇化工作,在全国各省区一直走在前列,使得我省城镇化健康有序的进行。


2000年中共山东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专门研究部署城市化工作,并把城市化作为全省发展的战略之一。 


2001年山东省政府召开城市化工作会议,主题是推进城市化,路子怎么走,资金从何来。


2009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镇工作会议并出台文件,主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2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并出台文件,主题是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城镇承载能力为重点,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城镇发展规律、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013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发【2013】4号印发《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有关任务分工的通知》指出“加快构筑以城市群为为主体,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的五级新型城镇体系。加快新型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到2020年,建成10000个左右功能齐全、特色明显、环境良好、生态宜居、管理健全的新型农村社区。”


2013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关于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规定了农村新型社区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从事二、三产业人员达到从业人员总数的70%以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达到相应的建设标准,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到60%以上,经县(市、区)人民政府认定、设区市民政和统计部门核准,纳入城镇化管理。


这种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建设标准是按照建制镇的路子来制定的,在全国各省区是第一个出台类似文件的,这些政策措施防止了新型农村社区遍地开花式的激进规划建设,突出重点有条件的推进,必将对城镇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3年11月 于潍坊

琅琊台酒王家台村

聊城市堂邑镇刘庄村(新型农村社区)

五莲县松柏镇窦家台子村 (新型农村社区)

商河鼓子秧歌

商河郑路镇大秧歌


 END 



 图文:昝龙亮 



 编辑:孙一休 


回眸

相关回顾

【回眸】衰落的乡村:在宗谱中回望故乡

【回眸】一万个回乡的理由中,是有人唤出你的乳名

【回眸】韩连绪:翻坑了,东坑翻坑了!

【回眸】薛璋:同筑中国梦 携手建家园

【回眸】陆勇峰:心中的乡愁让我逐梦乡建

【回眸】李莉:回乡偶书

【回眸】刘悦来:吾家 · 吾乡 · 吾园

【影像乡村】王竹:乡村认知与影像记录

欢迎交流:

contact@tjruralplanning.com

乡村振兴需要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规划与建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